北航学子,大爱点亮生命之光——记高等理工学院骨髓捐献志愿者汪喻坤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0-12-03
北航学子,大爱点亮生命之光
——记高等理工学院骨髓捐献志愿者汪喻坤
记者 史恒瑞/文 邸白鹭/摄影
“上午一针,下午一针。已经打了四天动员剂了。明天就能捐了。”
当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撞上了他,一场爱心接力赛的第4棒拉开了帷幕。受到同院学长黄文欢捐献壮举的感染,少年在心中埋下了种子。如今,他也捐献出了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他,就是北航高等理工学院2017级本科生汪喻坤。
11月30日,温馨的采集室里挂满了彩色的小千纸鹤、小花,机器启动,血液从手臂采集出来进行体外循环,经过机器分离后输回体内,被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将奔向另一位生命。
学校、学院的领导,还有他最亲近的同学都来陪伴他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刻。校党委副书记程波看望汪喻坤时说道:“小伙子这几天受苦了!你身上这种坚强、博爱的品质很宝贵,骨髓捐献是值得骄傲一生的事情。希望在咱们北航,能有更多的学生都加入到爱心善举的队伍中来。”
校党委副书记程波,好用的足球竞彩app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马小龙,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锦民,高等理工学院领导、同学等看望汪喻坤
捐献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骨髓捐献采取双盲制度,原则上捐献者并不知道患者情况,但是汪喻坤的捐献对象身高一米八以上,对造血干细胞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采血完毕,医生鉴定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所以第二天还要再采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在场所有人都很惊讶和心疼,只有汪喻坤摆摆手说:“明天再来呗,没事儿。”第二天,采血两次的汪喻坤才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好用的足球竞彩app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感动地说:“您给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您的善举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悉数过往,捐献造血干细胞这颗种子早在两年前,就在汪喻坤心中埋下。2018年10月12日,北航高等理工学院2016级本科生黄文欢捐献造血干细胞。汪喻坤了解到学长的事迹后,非常感动,主动通过学校红十字会群聊,咨询了关于造干捐献的相关问题。许多热心的学长学姐给他介绍了造干入库的渠道,入库的血样就有机会与患者进行匹配,最方便的入库方法就是在献血时留样。
而汪喻坤在血样入库那天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那次的献血时间,正好和学校的马拉松接力赛在同一天。比赛已经报名了,不能轻易退出,但是造干入库也不能错过,“因为我想早点入库,早一天入库可能正好挽救一个病人,晚一天可能病人就永远错过了。”汪喻坤说。于是他当天先献血,办理了造血干细胞入库就接着马上就去参加接力赛了。现在回忆起来,当天的事情仍历历在目。“年轻的时候身体好,这一点大家千万不要模仿。”他笑着说。
2018年,汪喻坤在北航参加接力赛
已经入库的血样,配型成功的不到百分之一。经过一年多的等待,红十字会和中华骨髓库传来消息:配型成功!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很惊喜,因为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好用的足球竞彩app红十字会和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来,问我是否愿意捐献,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初步配型成功后,还要进行精细体检和高分辨率的血样检测,汪喻坤的十个位点都匹配成功,等被捐献者的病情比较平稳,就是合适的时机了。“不紧张,也没什么好犹豫和担心的,我了解过相关资料,骨髓捐献对人体不造成风险和伤害。倒是对方,那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险的人。”
今年7月接到可以捐献的消息后,汪喻坤开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素质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为了防止捐献的时候晕倒或者身体不能承受,他平时会有意识的吃一些健康食品,然后跟着网络上的健身视频做运动,开学后也会经常去操场跑步、在宿舍做一些无器械健身。这些习惯从接到消息起一直坚持到现在。
动员剂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药物,用于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捐献时,静脉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再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时间到了11月底,汪喻坤走进医院,为即将到来的捐献做最后的准备。没有父母的陪伴,动员剂注射的四天来,他一个人住在红十字会为他安排的酒店里。每日打针、抽血。被问及家人,他不好意思地说,父母都尊重他的决定,但他不希望父母为自己担心,所以不让他们过来陪护。“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自己能处理好。”
高等理工学院2017级辅导员王萌向记者透露:“在注射动员剂后,喻坤出现了腰酸和类似感冒的注射反应,但他从没有因此动摇过捐献的决心。他总跟我们说‘没事’、‘好多了’。医生说也可以选择吃感冒药时,他却说‘感冒药也有副作用,我还是可以继续顶一顶’。”
当被问及是否有过动摇的时候,汪喻坤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说实话吧,身体方面从没有过顾虑,唯一动摇的时候是考虑到考研的问题。如果要考研,我的学习日程安排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很快就排除了这个想法,考研不会因为捐献这几天就考不上了,但是患者很有可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活不成。我不能为了这几天的时间精力,就对一条生命坐视不管。没想到的是,我后来很幸运的保研成功了。”汪喻坤调皮的笑了笑,“有点好人有好报的意思了。”
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已经是汪喻坤的第三次血液类捐献。除了积极参与献血,他还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志愿时长达到四百小时。汪喻坤认为,北航的志愿体系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学期十多个小时志愿时长的要求看似简单,但这种半强制的制度却在无形之中给了他参加志愿活动的动力。“一开始可能只打算完成任务,可是时间长了就真的喜欢上了做志愿。花费不多的时间成本,提升自己的见识、还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汪喻坤如是说。
汪喻坤(左)作为志愿者为新生搬运行李
他还曾担任学生助教,帮助老师批改作业与试卷,线上线下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悉心地为他们解答问题。平日里热心为学弟学妹提供同辈辅导,给予了学弟学妹们很多学习与生活上的建议。他说,曾经从学长学姐们那里得到过许多帮助,现在就想把这种帮助传承下去。
“我习惯于给予,没想着去获得什么回报。做这些事情,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快乐与幸福感。”汪喻坤说。
学业上、科研上,汪喻坤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马术仿真赛一等奖、两项冯如杯科技竞赛三等奖、冯如杯创意大赛一等奖等等竞赛奖项。
获得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汪喻坤(中)与团队同学合影
汪喻坤在冯如杯创意大赛答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当初他决心入党的重要原因。汪喻坤说:“我想和前辈们一起,响应国家号召,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冲锋在前。虽然这次只是救了一个患者,但我希望能在学校起到作为党员的带头作用、模范作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等理工学院师生党员100%捐款献爱心,汪喻坤便是其中之一。
生活中的汪喻坤
知道汪喻坤要捐献骨髓的同学朋友并不多,他性格内敛低调,没有把这件事提前告诉太多人。“捐献对我来说是小事,但讲述自己的故事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我想要带动更多的人知道骨髓捐献是怎么回事。从社会来看,骨髓捐献的案例太少了,我们需要正向的引导,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可能是低调的汪喻坤难得的高调时刻。
汪喻坤获得的证书和收到的鲜花
12月3日上午,汪喻坤已健康地回到学校
2005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02级本科生周宇成为北航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8年以来,汪喻坤是北航第4例、高等理工学院第2例骨髓捐献的学生,在他之前,生医学院本科生赫采、高等理工学院本科生黄文欢、动力学院研究生葛逸凡……3位善良、优秀的北航人,接续完成着对大爱的延续和传递,传承着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
他们的奉献,让素不相识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让这场接力赛延续!将生命的能量和火种传递,这,就是北航人!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