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足球竞彩app

大学生活回忆

发布时间: 2015-01-15 / 点击数:

  1953年是新中国开始建设的第一年,也是高校院系调整后,全面学习苏联教育体制,首次统一招生。当时为确保重要院校招生质量,中央首次下文通知全国各大城市中学名校,一是选抜品学兼优学生留学苏联,二是动员选抜品学优秀学生报考国防工业及外交院校,由于北航招生时,已掌握了各名校优秀学生名单、且提前录取,因此一批高分优秀学生直接被北航录取,又因当时选拔留学生强调出身,一批非工人、革干出身的留苏预选生,也被直接送入北航。因此1953年北航所召新生无论由入学分数、政质素质、文体才艺、各方面都人才辈出……姣姣者远远超过其它名校。
  1953年北航招生近千人(966人),因仅飞机和发动机二个系,所以发动机系招生近500人;是历史上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共分成三亇大班、15个小班,按苏联经验(设计与工艺专业比例1:2)发动机设计5个班,工艺10个班,另加一个“调干生班”。当时所以要如此多人学发动机,是因苏联援建厂所甚多急需人才,另一原因是:据苏联经验说学了这个专业,改干其它专业都不困难。当时的发动机设计和工艺专业差异不大,三年级以前课程相同,只是四五年级授课略有差异(当时设计班也学工艺,工艺班也学发动机设计)。但是课设、毕设则差异较大(一个设计发动机、另一个是研究加工工艺),内容完全不同。  
艰苦的学习生活条件  
  当年报到时,远远就看到“未来红色航空师欢迎你!”的红布标语,它激励着每颗青年人的心,大家对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美景,充满着幻想和希望。当时校园一片荒草坟地,道路泥泞,仅有二座宿舍楼(学生2、4宿舍)其它全是工棚,早上大家要在冰)中排队用压水机压水洗嗽,每天在透风的工棚中上课,并受工地干扰。记得一次快下课时老师正指着一个公式说“这个式子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他正敲着黑板……这时外边大喇叭也响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小心钉子扎脚!”弄得大家哄堂大笑……晚上回宿舍没有路灯,泥泞时可能滑倒,甚至滑入灰池。吃饭没有食堂,只在宿舍走廊放上小课桌8人一桌,但伙食非常丰盛四菜一汤。当时每月12.5元的伙食标准。就是大城市来的学生,也没有享受过。尽管学习生活条件艰苦,但大家精神振奋热情高涨,特别是想到将成为新中国未来的航空、航天红色工程师时,总感到无限自豪,有用不完的力气,一年后生活、文体活动条件逐步改善,舞会、演唱会、春节联欢会逐渐多了起来。   
学习负担重   
  1953年全国正强调向苏联学习,高校基础课教材全改用苏联版本,特别北航,由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全是由苏联专家按莫斯科航院照搬过来的。当时苏联大学工科教学是沿用了欧洲严格基础训练,加上苏联培养工程师经验,构成的一套严格工程训练(三次下厂实习,三次大作业、三次课程设计,加上能完成发动机总图设计的毕业设计)。全部教学计划近40门课程4700学时,内容包罗万象。据说莫航当时学制是5年零9个月,而我们只有5年,这样教学计划就成了“压缩饼干”。当时为深打基础,近十门数、理、力、基础课程,要学近2000学时,而且各有要求,例高数要学二年,要作500道题,制图每学期全要画张大图,还要线条粗细分明、黑-光-亮、投影正确,最后要画A0轴侧大图……物理、电工课要作XX种实验,还要用标准座标纸绘制曲线……由于当时政治上提出“一边倒”,专业上又提出“先搬来,后消化”,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教师也不敢不严格执行,当时每周课内学时达36学时,就是按课内/外比例1:1.1计算,负担已经很重,何况还有制图、课设等大量超学时课程。因此当时同学除星期日下午,可以洗衣、洗澡或去购物外,其它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学习,同宿舍人也只有在晚上熄灯前见面,在床上说说笑话。但还有人因作业未完熄灯后才回来。多亏当时体委的马约翰教授跑到各校呼吁“要每天运动一小时,为祖国工作50年!”,加上苏联要求大学生必须通过“劳卫制二级标准”这才保证了每天的体育锻练。   
严格考试和淘汰制   
  当时实行苏联的口试办法,这是师生交流的好办法,但由于机械实行,考试要求学生要“全面复习,不留漏洞”不许压重点,(而忽视了如何掌握本课要领、核心内容……考题题签有几十道题),考题是由绪论至课程的最后一章,每章全选一定数量题,全课程选几十题做成题签),学生抽到那两题就考那两题。记得有位同学原来学的较好,考时抽到了绪论中的题,由于实在想不起苏联的某位“斯基”,对这门学科有什么贡献,最后只得了“三分”,因教师也是根据标准答案给分,不能按个人判断学生掌握情况评分。材力考试是最难的,补考人也最多,口试前要先抽一道计算题,计算题若马虎作错,连口试机会也没有了,直接进入补考。学校对考试规定执行也很严格,当时实行淘汰制,因此每年全有一定%比的学生,因考试未通过而降班或退学就业。   
  中央提出“减轻负担”,教学上有较大改进   
  1956年大家对学习苏联也有了新的理解,开始学技术基础课,一些专业教授开始按自己讲稿上课,一般全能作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崔济亚教授当时为我们上过热工和传热学,还讲过叶片机课(当时教授以能讲多门课、开新课代表有水平)。他总是把重要概念、,定理反复举例讲解,重要公式旁还画个“灯笼”以示重要。徐华舫教授翻译过气体动力学教材,对教材内容掌握相当深入,讲课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生动,获得大家一致好评。五年级宁晃教授还根据个人累积资料,在国内首次开出新型冲压发动机原理课,更是难能可贵,他讲课深入浅出,当讲述发动机燃烧时比誉为“大风里面烧大火,风借火势、火助风威……”更使人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全面开展型号设计取代毕业设计  
  1958年初毕业实习后,校内已是一片教学生产三结合的火热场面,全校上下全在为型号生产奔忙,在“大干一百天,要把飞机送上天!”的口号下,晚上北航教学区灯火通明,成为八大学院一景。发动机系首先是工艺班同学,投入好用的足球竞彩app一号起落架的研制生产,接续是火箭班投入好用的足球竞彩app二号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接续是发动机设计班所有毕业生和专业教研室,组成了“北航三号设计室”,开始对中型客机用的涡轮螺桨发动机进行设计。设计工作全面开展后,总体、压气机、涡轮、燃烧、副件,每个组全日夜加班,但因2#、4#是年内上天的型号任务,仍不断来调人去支援搞实验。最忙的是计算任务,因算尺精度不够,由校内各处调来的十多台齿轮计算机,不管是手揺的还电动的全故障不断,害的大家不断反工……搞部件设计的人也日夜查阅国外图册,选定具体方案协调尺寸,最后绘出总图,尽管大家是首次深入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发动机设计,但所设计图无论从结构的先进性,到强度计算、材料选择,到工艺考虑得都非常深入,因此最后完成的图纸还比较像样。因此学校决定由董寿莘主任把设计图,带往莫斯科航院进行审核,后又转往雅克夫列夫设计局会审,虽然图纸未能达到生产标准,但在国内当年也具有相当水平,从而后来转给120厂作为国家新设计时的参考。三个型号1#、2#、5#虽在十月相继上天,但型号的设计、研制后续任务,全没有完成,学校本想再开办二个五年半高级班,使部分同学再多留校一些时间,但当年航空航天院所、工厂发展任务很重,各单位领导早已来京登门要人,或直接向中央上告北航拖延毕业。这样北航才在10月中匆匆决定53届学生立刻毕业、分配工作,紧张的五年学习生活到此结束。  
丰富的大学生活  
  中央对学生提出“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要求后,教育部要求给学生“减负”。课余活动立刻活跃起来:歌泳、舞蹈、军乐人才辈出,新彊舞、马刀舞等跳得都很有水平……体育是马文院长亲自抓的,各种球队、摩托车表演队、航模队在好用的足球竞彩app高校都小有名气。女子体操二级运动员也有几十人之多。短跑100米、中、长跑运动,53届学生总是能拿全校冠军。听说当年所创百米纪录,现在北航仍未达到。
  舞会是节日的主要群众性活动,自从各团支部倡导“扫舞盲”后,多数人交谊舞三步、四步、跟着苏联舞曲全能转几圈……文艺演出每年有几次,当时没有俱乐部,只北面小体育馆有个舞台,白天还作食堂用,但演出时放上马扎也能坐几百人。别看舞台灯光不好,京剧大师梅兰芳、中央乐团刘淑芳等著名演员都来校在这里为同学演出过。
  党团活动也很活跃,53届大学一年级约有20亇党员,当时朱开轩还在发动机系,大家还游过颐和园。后来中央精神要在学生中大力发展党员,特别是在三好生中发展。到1956年大发展后,多数小班全建起了党支部,到毕业时每个小班全有6-7个党员……当时领导比较接近学生,记的一次党小组在东操场开会,武院长骑车经过这里,问了情况后,也坐下来听起学生意见。藏伯平书记也来支部座谈过。马文副院长为运动员炒过菜……当时大家把社会工作也看作是一种锻炼(听说英国高校现在也是这种观念),因此人人全争着去作,支部也考察每个人“艰苦差事”中是否带头、社会工作是否积极……   
 专业变更和毕业分配  
  1953届发动机系入学时召收学生近500人,毕业时约有360人。学习期间专业人数有四次变更,1954年因政审原因,有20人左右转学至教委重点院校。1955年暑期学校建立飞机设备及仪表系(二系),通过自愿报名约有40人转至仪表专业,1956年因设计专业缺人,决定由工艺专业抽60人改学设计专业,1957年学校准备建火箭系,由设计专业抽调30人改学火箭发动机设计,以后虽有个别人抽调去搞实验等,但班级并无变化。
  经多次变化到1958年10月毕业分配时,计有发动机设计专业6个小班(约150人),火箭发动机设计1个小班(30人),发动机工艺6个小班(约180人),总计毕业人数约360人,毕业分配时,为北航、西工大(发动机、宇航、工艺)三个专业预留师资约70人,分给航天部五院及核九院近100人,分给科学院及航空部6院(材料、工艺)约60人,部属专业厂约110人。
  毕业分配因用人单位已等待多时,因此分配后立即报到。从而使一批研究院所立即壮大起来,开始了国防型号的研制工作。去工厂的人,多数去了新建厂(沈阳、西安、成都),到厂后也使工厂由筹建转入全面建厂,并迅速投产。总之53届毕业人数多,业务、政治素质较高,因此在50-80年代,这批人几乎成为我国航空航天院所、工厂的主要技术骨干,支撑着当年航空航天主要型号的研制生产。当时作为总师、副总、厂长、室主任等近百人……学校所留教师也逐步成为骨干,支撑着各系的教学科研工作,在老系虽因同届人过多,有半数人又选择了离校发展,后来成了厂长、处长、系主任,同样取得很好的成绩。
  50多年过去,最使人难忘的是那批远在外地为国家创建航空、航天单位的战友,这批人当年风华正茂朝气澎渤,不管是西南、西北,只要国防建设需要,他们都自觉服从分配。在异常艰苦条件下,他们都严格要求带头克服各种困难。工作负担虽重,但人人全都生龙活虎每日拼命去作,为了国家现代化,他们不计个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了一生。(作者郑克扬,为好用的足球竞彩app退休教师)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