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足球竞彩app

CCTV《新闻直播间》:深海小型机器人海试获得突破 技术研发另辟蹊径 6年打造深海科研利器

发布时间: 2025-03-25 / 点击数:

CCTV《新闻直播间》2025年3月25日报道:

深海小型机器人海试获得突破 技术研发另辟蹊径 6年打造深海科研利器

【主持人】专家介绍,大型深潜器,特别是载人深潜器研发制造的难度相当大,然而与大型深潜器相比,深海小型机器人的开发难度也并没有因为小而降低,在某些方面可能难度更大。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解说】这台深海小型机器人体长不到50厘米,体重仅1.5公斤。与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潜器“奋斗者号”36吨的体重相比,深海小型机器人的体积和重量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因为小,大型深潜器研发过程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技术和经验,在这台小型机器人上几乎都用不上。

【同期】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 文力:驱动部件,就是要运动的部件尤其困难,你可以看到深海的这个大型的潜航器,用的电机都非常的重,原因是它还要加保护,就相当于在它运动的部件上面要加上一个厚厚的壳来抵御外界的深海压力。但是这个问题如果你要把它整个做到这么小的机器人上,你怎么把这个驱动器同样也要缩小化、轻量化,尺度也要写小尺度化,这样一个问题就很难了。

【解说】1万米深海压强对于小机器人来说,相当于压了一座小型冰山,这对深海小型机器人的关键部件驱动部件提出了重大考验。既要扛住深海环境巨大的压力,仅有几摄氏度的低温,还要足够的轻和小,性能还要够用。没有现成的技术,科研团队只能另辟蹊径。

【同期】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 文力:我们巧妙地利用了一种叫手性双稳态结构,就是我们平常经常可能玩过的一些玩具,大家有见过,它是可能从一边的凸起,我们稍稍给一个力,它就会突跳到另外一边,这个原理在深海是非常有效,其原因在于深海的压力会把软软的这个东西突跳的东西压得更硬。

【解说】通过独特设计,使得机器人在深海中能够实现更高的驱动速度和幅度,如同深海中的风火轮,研发人员还使用了形状记忆合金以及特殊的结构设计,开发出了适应深海环境的驱动部件,经过长时间调试,性能完全满足需求。在长达6年的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还解决了深海环境下的运动模式,自动控制,整体结构设计等众多难题,完成了深海小型机器人原型开发。专家介绍,这种深海机器人小型化和低成本的特点,有望使它成为未来深海科考以及深海资源开发的利器。

【同期】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 文力:我们的机器人50厘米以内1.5公斤,它就非常的小,这样的机器人成本低,同时一次性呢,它可以由潜航器携带多个下去进行相关的科考或者是进行作业。

【解说】目前团队正朝着深海柔性机器人加AI的研究方向努力,为深海智能作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媒体链接:https://app.cctv.com/special/m/livevod/index.html?vtype=2&guid=98b8992309624bc8936e71c75ac0ceeb&vsetId=C10616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