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2023年9月21日(见习记者 吴馥梅)报道:
“飞天”博导开讲!桂海潮学生:希望以后桂老师能乘坐我参与设计的飞船
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进行了太空科普授课。其中,中国首位戴着眼镜出征太空的航天员——37岁的桂海潮,是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
作为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桂海潮的博导身份备受关注。神舟十六号乘组名单公布之后,许多网友脑洞大开:“同学,你的导师呢?我导师上天了。”“下周的课暂停一下,我去一趟太空”“老师在天上能开组会吗”……
拥有一位航天员博导是什么体验?平时面对面交流的老师此次在太空进行授课又是什么感受?对此,潮新闻采访了桂海潮教授的学生——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2019级飞行器设计专业直博生苏文杰。
导师“飞天”授课,感受很奇妙
本次“天宫课堂”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的方式进行,共设置了五个地面课堂,其中之一设置在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体育馆。与其他四个地面课堂略有不同,这里参与听课的有来自北航各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代表。其中,桂海潮教授的博士生苏文杰就在现场参加了此次“特殊的课”。
在授课过程中,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生动展示介绍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并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和又见陀螺实验。同时,还与地面课堂进行了互动和交流。课程结束后,景海鹏给同学们点了个赞,表示“提的问题都非常好!既有深度,又有高度!”
“天宫课堂”直播画面截图
平日里朝夕相处的老师,此次在太空进行授课,苏文杰表示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看到自己熟悉的科学知识能够在太空以这样的方式验证感觉很奇妙,也很激动能够有空间站这样的平台去近距离探索太空。”苏文杰说。同时,她也很期待桂老师回到地球后讲述太空中的所见所闻。
此次“天宫课堂”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看到实验舱的生活画面,苏文杰也非常感慨,“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如今航天员可以在太空长时间生活工作,我们的载人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相信在未来阶段会诞生更多更成熟的研究成果。”
训练间隙,老师还在抽空指导论文
在平时生活中,桂海潮是一位“鼓励型”老师,待人处事十分谦逊,脾气也很温和。苏文杰自本科起就跟着桂海潮接触科研项目,与桂海潮相识已经五年多。她表示,“在日常相处中,桂老师非常平易近人,交流起来没有什么障碍,每次请教问题都能得到非常有效的回复。”
而在对待学术研究时,桂海潮则极其严谨、细致和务实。“桂老师非常喜欢刨根问底,所以每次组会我都很担心会被他问倒,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准备。”苏文杰告诉潮新闻记者,桂海潮在帮学生修改论文的时候非常认真,基本上是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认真的科研态度,是桂海潮得以成功入选航天员队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空航天大学任教以来,桂海潮已指导过数位硕士、博士研究生。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确定之后,桂海潮在多项强化训练的间隙,还要抽空为学生们指导学业和论文。
桂海潮准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图源央视新闻
去年12月苏文杰博士论文开题期间,正赶上桂海潮训练繁忙期,但是他依然细致指导了学生的开题工作,还在线上参加了开题答辩。“在后来的纪录片中我了解到,当时桂老师应该已经入选神舟十六号乘组,是训练压力比较大的一段时间。”在如此重压下还细致地指导学生论文,这让苏文杰非常感动。
“航天”二字千斤重,未来要尽微薄之力
在此次“天宫课堂”授课结束时,桂海潮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太空实验室,有实现梦想和创造奇迹的无限可能。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塑造求真创新的品格,中国空间站欢迎大家来出差。”
从2003年10月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到实现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人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辉煌历史。
作为航天员博导桂海潮的学生,苏文杰也有属于自己的航天梦。“对我来说,‘航天’以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是高精尖技术的代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它变成了具体的理论,身边具象的人和事;而在未来,这将会成为我所要从事的事业。”苏文杰说,作为航天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承担起未来探索更浩瀚深空的责任。
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空航天大学地面课堂现场,图源北航官方微博
梦想没有边界,探索永不止步。从博士、教授、专家,到航天员,从追梦人到圆梦人,桂海潮的个人经历也激励了许多拥有梦想的人。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力求以后能有机会加入到中国航天事业大家庭中,为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让桂老师乘坐我参与设计的飞船飞天。”苏文杰说。
媒体链接: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587246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