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22年12月4日“深聚焦”栏目报道:
各高校勇挑重担、力争一流——
育拔尖人才 强创新之基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本期教育版,聚焦各地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探索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编 者
中国人民大学——
交叉融通,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本报记者 闫伊乔
“写古诗、读古籍、练古琴……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环境。”中国人民大学2020级本科生李天珺通过二次选拔,成为学校国学—古典学实验班首届学生。能进入这个文史哲融会贯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学习,她感到十分幸运。
在中国人民大学,像李天珺一样在本科阶段就接触跨学科学习的学生有很多。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设立包括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等在内的39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一本证书,两个学位,多专业学习,跨学院培养”是中国人民大学对于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吴健介绍,2020年,学校依托14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打破学科与专业壁垒,以人文大类和理工大类为书院制试点,分别成立明德书院和明理书院,实行第一年书院管理、第二年起学院管理的“1+3”协同育人机制。
与育人组织模式改革同步推进的是授课方式的调整。“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吗?”在哲学院开设的《“哲学+”的视界》系列对谈课程上,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学术热点问题进行跨学科、多视角诠释。“生动的教学方式,学科间的思想碰撞,让我们更加理解学科间的交叉与融通。”2019级PPE(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专业)实验班学生周诗颖说。
“这门课程一推出便成为大家争相推荐的‘网红课’。”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介绍,为推动跨学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升级,学校实施“123金课计划”,重点建设100余门跨学科融合课程。
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个主辅修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1个跨校国际性人才培养项目……新闻学院多样化特色人才培养项目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介绍,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类别多元、层次丰富,今年还与好用的足球竞彩app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共同开设“国际新闻与传播+西班牙语联合学士学位”跨校人才培养项目。
记者了解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是中国人民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校2009年起创办的国际小学期,目前已有超过4万名学生参与。
吴健介绍,“打破学院、专业、学校、地域等多重壁垒,都是在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元的选择。未来,学校还将继续通过专业、课程、教材、教学和平台建设,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空航天大学——
产教融合,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本报记者 吴 月
“欢迎你,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回忆入学时在校园中看到的横幅,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空航天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赵俊博依然心潮澎湃。作为北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学生,他正在校企导师组的联合培养下开展学习研究。
近年来,北航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构建具有典型行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在《航天工程实践讲堂》课堂上,站上讲台的不是校内教师,而是航天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权威专家。课上,曾任长征一号火箭总体设计员的老科学家韩厚健讲授了“我亲历和了解的航天火箭的发展”。“讲述自己的经历、追忆钱学森先生的事迹时,老师的眼角泛起泪花。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辈航天人对航天报国的执着,以及我们肩负的重任。”宇航学院学生赵泽林说。
北航注重将行业前沿技术融入专业课教学,已打造60余门校企共建的工程实践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情怀,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发射成功!”去年10月,北航牵头开展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项目主星“北航亚太一号”成功发射。“实践课堂上,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天动力研究所的企业导师分享了型号研制和应用过程中的知识与经验,启发我们解决小卫星设计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北航亚太一号”推进分系统学生负责人吴坤隆说,“老师们还带着同学们在总装车间开展现场教学及实习实践,为我们提供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锻炼机会。”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北航注重产教精准对接、构建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指导学生瞄准工程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产出成果。
“校企导师的联合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我运用生产设备开展了工艺优化和电路设计工作,提升了产品性能。”殷加亮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首批工程博士,依托学院平台赴集成电路企业实习实践。“我意识到,要想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学以致用。”他说。
北航校长王云鹏表示,今年以来,学校联合领军企业成立了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研究中心,举办了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峰论坛。学校将建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积极推动构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产教联盟,不断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机制,持续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
中国农业大学——
厚植情怀,造就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本报记者 吴 丹
古生村的年轻人突然变多了,村子也热闹起来。
走在路上,随便偶遇一人,就可能是硕士、博士。秋燕小吃店的杨老板笑称:“我们村的教育水平,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今年2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这是全国首个流域农业绿色转型的科技小院,重点关注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也是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壮大成熟的重要标志。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创建第一个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从曲周走向全国各地,在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1800余名学生。
“新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放到农业生产和科技前沿一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冲,是好用的足球竞彩app几家科技小院的负责人。一年中,王冲超过1/3的时间和学生们蹲在田间地头,解决农业生产一线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拔尖创新人才。
“要发自内心地去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做点事。”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说,情怀是新农科人才最重要的素养。中国农大汇聚名师开设了“大国三农”精品在线课程,打造2万亩耕读特色劳动教育基地,将课程“教学大纲”转变为“育人大纲”,开启“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专项教改,奠定知农爱农情怀教育基石。
面向农业科技前沿和产业前沿,中国农大开设了一批全国首创专业,从课程体系重构、传统专业改造、新型专业布局等方面着力,逐步完善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对2021届本科毕业生去向统计显示,89%的涉农专业毕业生选择在“农业+”领域深造或就业。
“走上农业这条路,你动摇过吗?”
传统观念中,从事农业工作约等于收入差,面朝黄土,人辛苦。采访中,中国农大学生们回答:
“深山石头窝,出门就爬坡,我没有丝毫后悔。”动物医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李康灵,放弃高薪,“扎”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探索“五方联动”建设产业园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农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徐圆荃,寒暑假和同学们自行组队,走进陇亩阡陌,了解乡情。在她眼中,广袤农村已一改从前面貌,风景优美,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升。
在云南古生村的科技小院,在甘肃石羊河的实验站,在吉林梨树县的黑土沃野,在海南崖州湾的育种基地……大江南北,知农爱农的中国农大人,迸发着以青春之力投身乡村振兴的兴农热情。
天津大学——
“师友计划”,帮助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本报记者 丁雅诵
前不久,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安青松来到修园11斋429宿舍,与2022级智能制造与建造大类的几名本科新生交流生活状况、提供专业指导、分享科研心得。安青松有一个新身份——429宿舍的“师友”导师。
“我们刚进入大学,对所学专业、所需素养技能以及大类分流等情况,都缺乏系统了解。有了‘师友’导师,心里就踏实多了,许多疑问迎刃而解。”429宿舍学生韦春云说,“智能制造与建造大类涉及4个学院、11个专业,科研发展趋势如何、未来学业道路怎么选,安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细致的指导。”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本职,陪伴学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与学生深入交流中,安青松尽自己所能帮助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融入大学生活,继而培养学术志趣、做好人生规划。
在天津大学,“师友计划”已经从最初的跨学院大类本科新生,推广到了全体本科生。学校在专业教师中选聘了730位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师友”导师,以学生宿舍为单位,每间宿舍选配1名导师。选聘的导师将在两年聘期内与所带学生定期面对面交流,从思想引领、专业认知、学业指导、生涯规划等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确定专业后,导师还将继续跟踪指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本科生大类招生背景下,人才培养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师友计划’正是提升跨学院大类本科生思政工作精准度和针对性、推进各育人队伍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抓手。”天津大学学工部部长赵欣介绍,目前学校已构建起辅导员、班主任、“师友”导师协同配合、优势互补的全员育人体系,并在不断构建完善通专融合、本研贯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既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成型期,也是知识架构、基础能力的形成期,更需要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引导。在此前2022级本科生“师友”导师培训会上,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为导师们讲授“第一课”,希望导师们能够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成为让学生想得起、信得过、找得到的良师益友。
杨贤金表示,“师友计划”是学校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完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今后要继续推动学校资源向本科教育汇聚,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兰州大学——
鼓励探索,让学生在基础学科“扎”下去
本报记者 金正波
“一待就是一整天,一遍遍调试参数,记录动态数据。”为做好科研项目“介孔硅纳米胶囊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兰州大学2019级萃英学院化学萃英班学生任炫光和团队成员泡在实验室里,潜心钻研。
有时为了求证一个结论,他们要翻阅大量文献,尝试不同实验条件,经历上百次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意味着离正确答案更近了一步。”项目负责人任炫光深有感触,“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一员,应该厚实专业知识,增强科学思维,在科研训练中大胆尝试、小心求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的科研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团队成员刘云帆说:“从确定项目选题到开展科研实验,都离不开化学化工学院董正平教授的帮助。”
“鼓励学生进实验室,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有志趣的本科生到实验室参与科研,董正平一直很欢迎。
这是兰州大学萃英学院营造创新环境,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的一个缩影。
兰州大学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于2010年成立萃英学院,专门负责该计划的实施。萃英学院执行院长贺德衍介绍,萃英学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学院共同推进“院院协同,合力育人”机制,设立萃英学生创新基金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探索,实现专业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双提升。
眼下,萃英学院毕业生田恩麟正在好用的足球竞彩app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入萃英学院的第一个学期,我就申请了萃英基金项目。结项时,被评为优秀项目。这坚定了我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信念。”回忆起本科时光,田恩麟依旧难忘。
打开萃英学院学生的“成长档案”系统,田恩麟和同学们的发展之路清晰可见——
萃英学院从学生一入选,就为每名学生设立“成长档案”。目前,已收录1100多名学生的“成长档案”,包含科创项目、发表论文、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内容。毕业之后取得的成果和荣誉也会更新进档案“数据库”,持续追踪学生发展全过程。
“萃英学院是兰大探索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学院,是拔尖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创新培养的重要基地。”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兰州大学高度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厚植土壤。
媒体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941533/6801955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