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足球竞彩app

光明日报客户端:北航骨髓捐献志愿者:用一场特殊的校园接力赛传递大爱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0-12-08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0年12月8日报道:

北航骨髓捐献志愿者:用一场特殊的校园接力赛传递大爱

“不紧张,也没什么好犹豫和担心的。我了解过相关资料,骨髓捐献对人体不造成风险和伤害。倒是对方,那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险的人。”

经过血样入库后一年多的等待,11月30日,好用的足球竞彩app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2017级本科生汪喻坤捐献出了珍贵的造血干细胞(骨髓),接过数名来自北航的捐献志愿者手中的爱心接力棒,为另一个生命带来生的希望。

捐献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汪喻坤的捐献对象身高一米八以上,对造血干细胞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采血完毕,医生鉴定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需要次日再采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在场所有人都很惊讶和心疼,但他只是摆摆手说,“明天再来呗,没事儿”。第二天,采血两次的汪喻坤才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

细数过往,捐献造血干细胞这颗种子早在两年前,就在汪喻坤心中埋下。2018年10月12日,同为高等理工学院本科生的黄文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汪喻坤了解到学长的事迹后深受感触,主动通过学校红十字会群聊,咨询了关于造干捐献的相关问题。

实际上,在汪喻坤心中埋下种子的前辈不止黄文欢一位。早在2005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02级本科生周宇就成为了北航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8年以来,在汪喻坤之前,已有三位北航学子接续完成了对大爱的延续和传递,这也是对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精神的传承。

2017年6月3日,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赫采在参加校内献血时被问到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2018年5月正式捐献前,为促使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赫采共注射了7针动员剂。她默默忍受了由此带来的发烧、头痛等暂时的不适,以平静的心态完成两次采集。“付出的只是一些造血干细胞和一点勇气而已,但是,这些能给别人带来生存的希望,很值!”赫采说。

在2017年上半年学校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次献血活动中,当时大一的黄文欢通过抽血采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于18年10月完成了捐献。谈到当初入库的想法,他用了“单纯”两个字来形容,坦言自己并未过多地思考别的,而是想着先将这十万分之一概率配型成功的微小希望奉献出来:“我的想法挺单纯的,就是配型能成功,我就能挽救另一个生命了。”

在赫采和黄文欢加入中华骨髓库之前,早在2014年,来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葛逸凡就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4年后,他接到骨髓库通知配型成功的电话,并于19年9月完成捐献。

经该校红十字会组织,自2008年起,北航便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动员工作。从2010年开始正式采集至今,全校已有283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其中,仅2017年一年,就有60名同学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如今,北航红十字会每学期组织的两次献血活动中都会有一次组织同学们进行采血、入库。同时,校红十字会还通过微信推送、博雅课堂等形式,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进行科普宣传,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善举并积极加入其中。

此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已经是汪喻坤的第三次血液类捐献。除了积极参与献血,他还乐于参加志愿活动,志愿时长达到四百小时。汪喻坤认为,北航的志愿体系使他受益匪浅:每学期十多个小时志愿时长的要求看似简单,却在无形之中给了他参加志愿活动的动力。“一开始可能只打算完成任务,可是时间长了就真的喜欢上了做志愿。花费不多的时间成本,提升自己的见识、还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

一位位北航人的无私奉献,为素不相识的人们带去温暖,让危在旦夕的生命重焕生机。多年来,学校的积极倡导和学子们的热情参与,一同将校园里的爱心接力赛延续下去,也将生命的能量和火种不断传递。(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芊尔 通讯员 付佩玥)

编辑:赵悦彤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09
04 月
07
04 月
02
04 月
02
现代教育报:协手同航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2
04 月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