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5月6日电(通讯员 衣博文)4月2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转型”在北航召开项目启动会,同时举行了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北航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教育部实验室、北航经济管理学院主办,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法国气候经济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协办。来自北航、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好用的足球竞彩app大学、浙江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好用的足球竞彩app)等单位的50余位师生参会。
北航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张志辉在会议上致辞,介绍了北航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并对各位嘉宾对北航的帮助与支持表达了感谢。随后,项目中方负责人、北航经管学院院长范英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参与机构、研究内容以及预期成果。项目外方负责人、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教授Wolfgang Eichhammer介绍了双方的合作基础、未来的合作规划,并作题为“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2050 Climate Neutrality: Modelling of European Energy Infrastructures”的主旨报告。
在能源转型的专题讨论中,好用的足球竞彩app大学戴瀚程教授、天津大学解百臣教授、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Simon LukasBussmann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好用的足球竞彩app)于洋副教授分别就中国综合评估模型的发展概况、跨区域电网减碳潜力、氢能在德国工业去化石能源进程中的作用,以及能源转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适应策略等内容做了报告。
在新型能源系统的专题讨论中,北航同凡副教授、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于松民研究员、北航姚星助理教授、九州大学石博助理教授、北航衣博文副教授分别就电动汽车在车网楼宇光伏一体化系统中的充电控制策略、建筑领域的脱碳建模实践、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风险下的碳中和转型规划、低碳转型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对风光储输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的影响等内容做了报告。
在能源经济与政策的专题讨论中,北航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肖旭、薛韶芳、于兴、万凯迪、闫禧龙分别就中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路径与政策评估、各国能源结构及其演变的成分聚类分析、融资成本不平等背景下的全球碳定价机制、中国能源供应韧性的建模与评估,以及《巴黎协定》框架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不同设计方案及其效率与公平性权衡等内容报告了最新的工作进展。
与会师生积极讨论,气氛非常热烈。范英教授、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与经济中心主任高虎研究员、Wolfgang Eichhammer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各方的合作表达了谢意,期待项目取得更加丰富的成果。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转型”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于2024年底获批。中方团队由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牵头,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参与。外方团队由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牵头,法国气候经济研究中心参与。本项目旨在探究如何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兼顾绿色、经济、可靠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应对气候变化并保障能源安全。
(审核:郑海涛)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