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足球竞彩app

多学科专家走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授课

发布时间: 2025-04-11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4月11日电(通讯员 李佳洁)为在交叉融合中提升思政课质量,进一步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本学期研究生思政课《自然辩证法概论》邀请多位理、工、文、管、医领域专家走进课堂,为多个班级的理工科硕士生讲述科学方法、科技伦理与治理。

3月25日下午,教育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正风教授为师生作了《“科技时代”的科技伦理及其治理》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了科技伦理面临的挑战及其治理路径。李正风分析了科技迅猛发展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指出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正重塑人类社会与个体认知,带来伦理治理新课题。结合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人工智能伦理争议等案例,深入探讨了科技伦理问题的复杂性,并指出科技伦理治理需强调“治理体系、他律、自律”三者并行,推动从“结果治理”向“敏捷治理”转变。他在报告的最后提出,要加强科技伦理教育,提升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与社会责任,推动科技与伦理规范协同发展。

在方法论专题中,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孙联文教授、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屈玉福教授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章琰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医学科研方法与方法论”“显微镜的成像技术”和“技术创新与战略”的专题报告。孙联文从医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医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及医学科学研究方法论出发,系统介绍了医学科研方法,并结合临床案例讲解了医学方法中蕴含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屈玉福从刻在阿贝墓碑上定义了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的公式谈起,讲述了三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如何思考、突破原有限制,在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过程,激励同学们要在充分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敢于直面科学实践中的疑点、难点,并持之以恒进行钻研。章琰详细阐述了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及其运作机制,对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市场收益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技术与市场关系中的三个基本模块:独占性、主导设计范式和互补资产。

针对科研方法和实验操作,经管学院陈喆、飞行学院谢正洋两位老师分别做了题为“实验设计基础”“浅谈科学研究及方法”的专题授课。陈喆立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实验设计基础概念、实验设计数理基础、实验研究基本流程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从选题到数据处理各个层面的设计原则与操作方法。谢正洋从科学的历史溯源切入,结合东西方文明成果,系统讲述了科学的定义以及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从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个维度讲授了协同驱动科研创新的方式与策略。

在科技与社会专题中,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徐治立教授和苏东林院士团队成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紫阳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两种文化交融及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实践的反思”和“无处不在的电磁干扰”的专题授课。徐治立围绕两种文化论的提出与论战、两种文化问题的升级论争,以及两种文化融合带来的理论思考三大方面进行剖析和反思。王紫阳由“西安1374架无人机表演失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两个事件切入,解析了电磁兼容技术的前沿发展与核心挑战,并结合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实际应用,演示了相关创新方案,强调集中优势力量攻关的重要性。

此次《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邀请多学科教师参与授课,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次重要尝试,旨在采用跨院系合作、专题式授课的形式,深化好用的足球竞彩app理工科研究生对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方法论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思维范式,为培养兼有政治素质、哲学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助力。本次专题式授课反响热烈,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也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审核:赵义良)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