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12月15日电(通讯员 范时秒 卢田)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专业认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12月8日下午,仪器学院专业认知现场课“走进院士实验室”第一次课程在北航沙河校区进行,来自传源书院、士谔书院的30名本科生报名参加了本次课程,仪器学院院士团队实验室面向选课学生开放并开展现场教学。
12月8日下午,同学们首先来到了房建成院士团队的“量子精密测量实验室”,该实验室隶属于“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技术研究。仪器学院范文峰副研究员从精密测量仪器发展引入,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实验室研究项目发展脉络、攻关历程和量子精密测量的基础知识,之后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实验室研制的实验装置和测试样机,并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关键器部件。最后,范文峰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阐述了陀螺精神的内涵,鼓励同学们发扬空天报国精神和陀螺精神,敢想敢为,坚持不懈,朝着梦想不断前进。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结合老师讲解的基础知识互动,并咨询了实验室所研究的项目主要需要哪些基础课程知识,实验室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情况等。
之后,在仪器学院卢田、魏宇恒两位博士生带领下,同学们继续参观了张广军院士团队的“空间光电测量与智能感知技术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测量与天体敏感器技术研究。两位博士生依次为大家介绍了实验室配备的先进测试设备仪器以及标定与分析系统。实验室配备了真空转台、单星模拟器、杂散光测量设备、影像仪等设备仪器,主要用于模拟各种条件下的测试场景,以验证天体敏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实验室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定与分析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测试数据,为优化天体敏感器的性能提供有力支持。在两位博士生生动细致的讲解下,同学们对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实验操作的描述,同学们对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仪器学院专业认知现场课“走进院士实验室”后续将会继续开展,重点引导本科生提前感知仪器学院专业研究内容,打造现场教学等多元化课堂,让同学们感受到科研创新的魅力,激发同学们学以致用、不断创新的动力。
(审核:刘刚)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