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1-02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1月2日电(通讯员 王孚尹)2024年,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在学校党委的关怀与指导下,教师发展中心以好用的足球竞彩ap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战略新要求,落实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年”重点任务,持续加强多渠道、多模式管服联动、校院协同,健全教师发展工作体系、完善“四全”培训研修模式、加大优质培训资源供给、优化升级培训品牌项目、疏通便捷服务渠道、推进数智赋能信息平台建设,全情助力京杭两地三校园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双一流”发展建设。
校党委书记赵长禄与新进教职工代表座谈
校长王云鹏讲授职业启航第一课
充实培训资源供给,丰富项目品牌内涵
深化管服联动、校院协同,突出铸魂强心、科教融合、治理疏通、数智赋能板块,系统梳理、统筹布局教师发展培训的内容、模式、规模和数量,实现项目、品牌和专题的横纵交织、立体贯通。全年152场次培训研修,覆盖2168名教职工,相较去年,培训人数实现了翻倍增长,“四全”覆盖更加均衡。
铸魂强心、实践育人。组织教职工先后赴延安、井冈山、南昌、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文昌发射场等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励志空天报国。邀请苏东林院士、焦宗夏院士出席大师话成长活动,联动关工委深化“传帮带”作用,树立榜样力量、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引领教师队伍前行。深挖分析测试中心、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美育中心等校内科教基地,协同组织“师生同上一堂课”,促成教学相长生动局面。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
组织青年教师参观卫星发射
科教融合、以赛促训。承办名师培育计划专项系列培训,邀请以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领衔的教学专家团队开展专题讲座及工作坊,助力具有潜力的教师加速成长。优化教学专项培训方案,促进科教融合,发挥创新成果示范引领作用。十七期青年教师教学基础班增设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发展模块;十四期教师教学业务提高班增设有效教学设计工作坊;助力青教赛、教创赛,开展常态化基础培训。关注教师全生涯成长发展。响应教师发展关键节点需求,提供政策解读、岗位胜任力提升课程,开放预约式教师生涯咨询辅导,助力教师明确职业规划。
开展名师培育计划专项系列培训
第14期教师教学业务提高班增设有效教学设计工作坊
举办咨询工作意见征求会,开启预约式教师生涯咨询辅导
管理育人、服务发展。递进式培训提升治理能力,优化管理业务基础班培训方案,举办首期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结合雄安新区、城市副中心等现场教学,助力提升管理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
举办首期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数智赋能、时不我待。回答“数字时代,北航何为”新问题,推出“博观讲堂”培训品牌,聚焦AI大模型、数字化应用技能等领域,开展13场讲座及工作坊,覆盖近600人次。
开展“博观讲堂”数智赋能系列培训
完善机制构建平台,形成赋能教师发展合力
校院协同、精准赋能。在学校教师工作联席会议指导下,搭建校院两级教师发展工作体系,首批7个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正式挂牌。升级教师发展联络机制,确保教师发展相关信息渠道畅通。
校党委副书记杨立军出席第一批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授牌仪式
完善平台、互联互通。持续打造教师发展校院共用共享数字化平台,实现公众号、电脑端和手机端多端融合,培训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完成教师发展数智化共同体构建夯实基础。
持续完善教师发展数字化平台
两地三校园、协同发展。联合国新院组织杭州新进教职工专场培训,新聘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开启杭州同步直播。上线“在线学习”课程资源,探索提供线上、线下、直播、录播等多类型学习方式,助力优质课程、优秀师资覆盖两地三校园。彰显教师终身学习示范效应,多渠道宣传报道教师参与培训研修实况和成效,营造爱学乐学氛围,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
副校长赵巍胜为国新院新进教职工作专题报告
副校长吕卫锋在新聘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上致辞
优化便捷服务体系,提升润泽暖心服务品质
数智引领、服务升级。联合各进驻单位,搭建综合服务大厅办事平台,整合电脑端、手机端及纸质版办事指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集成办事事项163项,全面覆盖师生办事需求。
综合服务大厅办事平台上线
精细管理、效能提升。完善大厅进驻单位联席会机制,开展大厅服务培训,实现两校区同质化管理。整合多部门办事流程,实现新进教职工入职流程集成办理。
召开两校区综合服务大厅工作联席会
暖心服务、北航温度。优化“悦己驿站”培训品牌,联动校医院、体育部,关爱教师身心健康。联动人力资源部,完善各类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优化大厅布局,增设自助设施,提升服务便捷性。
开展悦已驿站系列身心健康培训
2025年,教发中心将在2023年“汇聚整合”、2024年“深耕提质”的基础上,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扩大工作格局,进一步“拓展增效”,提升教师发展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审核:李红捷)
编辑:贾爱平